皇宫为什么不能养狗?
其实吧,故宫也没说完全不允许养狗。比如《大清会典》就记载了乾隆皇帝在圆明园召见英国使臣时,“扈从”的犬有十多条; 又如光绪年间拍摄的许多宫廷照片,也都显示后宫和御花园里有太监、宫女和皇亲国戚的宠物犬。 但是,上述“养狗”情况与紫禁城作为“皇家禁苑”的身份并不冲突——这些狗都是供皇帝、太后及皇族们观赏、把玩用的。而且从档案来看,这种小宠物的来源主要是外国献上的礼物,或是各地官员进贡的土特产。
不过,若是将视角转向普通人生活的紫禁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根据雍正朝的禁令,除了京城的“旗民人等”外,一般“外省来京人员”“买卖人等”是不允许在家里养狗的(雍正五年九月十六日,《雍正朱批奏折》)! 于是问题就来了:普通百姓住的地方称不上“苑囿”,而“养狗”也不属于皇室必需的“玩赏动物”,那么雍正帝禁止普通百姓家养狗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的猜想,这恐怕与当时北京城流行的“天花”疫情有关。因为“患天花的病人最好不要再接触别的哺乳动物,以免感染。”(张慧荣《清代京城防疫史研究》) 而狗作为一种“哺乳类动物”,若是在普遍染天花的情况下被人饲养,势必存在传播该病的风险。所以,雍正帝在这道圣旨的最后特意强调,一旦有人违反,严惩不贷!(《清世宗实录》卷之六十八)
有趣的是,虽然雍正帝下命令不准老百姓家里养狗,但是他却给了这些人一个“养狗”的权利——这就是,只能在“院中”放养看家护院的斗狗。 (同上书,卷一百五十四) 这似乎又自相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