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鸟养有观赏价值吗?
八哥确实是一种很有观赏性的鸟,这主要和它们的智商、语言能力有关。 八哥的母语并不是人语,而是鸟类的交流语言。科学家曾经对不同地域的八哥母语进行研究,发现它们虽然都会说人语,但说的本地口音不同,说明它们从自己的家乡出发,经过漫长的迁徙最后来到台湾、广东等地落户,在迁徙的过程中,八哥的语言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便适应不同的环境。 除了母语外,八哥还能学习其他鸟类及人类的语言。美国曾有一只八哥学会并操练了43句不同的句子;前苏联也有一只八哥能学70多种语言,它甚至还能将5个单词排列组合,用20种不同的发音方式说出“苹果”这个单词呢! 而我国民间流传的关于八哥会学人的语言的传奇故事更是不少。早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禽·八哥》中就有记载:“传书报信,呼名立应……人至树旁,鸟起空中;人坐堂上,鸟住笼中。其声若言‘老爷’,或‘先生’。呼而应之,所求必得。” 八哥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很通人性。在古代八哥除了被当做宠物饲养,还被用来传递信息,甚至是打仗时用作侦察兵使用。如明朝刘侗与冯梦龙所言:“八哥能随人叫化,尤善偷窃。人家瓜果、笔砚、扇子之类,俱能偷去。”
到了现代,由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八哥被圈养的机会增加了,和人之间的互动也更多。它们和人类一样,可以坐享其成,享受着人类提供给它们的食物,同时也必须忍受着人为制造的种种束缚和麻烦——比如定期的疫苗注射、清洁的窝巢、整齐的鸟食等等以及主人时而发作的虐鸟症候群(比如我)。 但人类似乎从来没有怀疑过要将这些被我们视为宝贝的鸟类放归自然是否明智之举。在美国,每年有超过1亿只鸟被捕猎后供人们观赏。而在欧洲,每年也有超过6000万只鸟被作为观赏动物出售。 当然,不是所有的观赏性鸟类都被关在狭小的笼舍里,比如鹦鹉科的大部分物种,由于擅长模仿人类语言,它们往往能得到更好的待遇——一个像样的繁殖箱,充足的食物,甚至还有可能拥有一套模拟野外的栖息设施。
不过,不管怎么样,作为以捕猎为生的野生鸟类最终变成了人类的宠物,再被迫学习和人类密切相处,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不公平的事。